廉政文化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> 廉政要闻 >> 廉政文化 >> 正文

你不亲近百姓,百姓怎会来亲近你?

发布日期:2024-05-22    点击:6

箴历日历5-25.png

【每日箴言】

或问:“两汉多循吏,而后世不逮,其故何欤?” 曰 :“汉时郡县得自辟吏,由吏掾可至公卿。所举皆一时贤士,用以自辅,而吏掾亦皆竭力效智,鼓舞于功名之路,而不为奸。以此致治,何事不理。所以汲长孺高卧岁余,而东海大治,操此道也。后世科举与吏掾分为两途,重科举而贱吏掾,居吏职者皆市井无赖子,既无策力功名之途,惟作奸犯科耳。州县稍不聪察,便为所误。何由其指臂之力哉!州县以一身辗转于催科、词讼、簿书期会之间,事如猬集,应接不暇,八面受敌,神耗力竭,犹不足以胜之,其有余力与民兴利革弊,劝学明农乎!此两汉循吏之治,所以不可几也!”

——清•袁守定《图民录》

【深意浅说】

这段是袁守定回答为什么两汉多循吏而后世做不到的问题。大意是说,汉代郡县长官有权力自己任命吏掾,而且这些吏掾有机会升迁至公卿。郡县官长任命的一般都是当时的贤良人士。这些贤良人士兢兢业业,不偷奸耍滑。汲长孺高卧一年多,他当官的东海依然达到大治,就是因为有尽心的吏掾竭诚辅佐。

后世科举与吏掾分为两途,重视科举而轻贱吏掾,吏职位置上盘踞的多是一帮市井无赖之徒,他们求取功名的路被堵死,只有作奸犯科,自我堕落。州县官长稍不留心,就会被他们算计,哪里还指望他们助一臂之力。州县官一身忙于应付赋税的催收、官司的审理,事情像刺猬毛一样攒集一起,应接不暇,八面受敌,费神耗力也不能胜任,哪有余力为百姓兴利除弊呢!所以,两汉那样的循吏也是不可期待了。

文中所说汲长孺,就是汲黯,西汉名臣。由于屡次向汉武帝直言谏诤,被外放当了东海郡太守。他体弱多病,经常卧床休息不出门,政务都交付自己挑选的得力郡丞和书吏去办。他养病的一年多时间,东海郡十分清明太平。

按照现代政治学的常识,权力拥有者必然要向权力授予者负责,这是最基本的行政伦理。汉代郡县官可以选拔任用吏掾,当然会选拔知根知底德才兼备之人,否则不但帮不上忙,可能还要添乱。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中的吏掾是可造之才,有能力做好官长布置的工作,也保证了吏掾对官长的忠诚。另外,汉代的吏掾有升迁的机会和渠道,精明强干的吏掾位至三公的不少,汉代名臣中出身吏掾的就有23位。开放的上升渠道和开放的选拔系统,能够有效激励吏掾追求上进,努力工作,不会轻易躺平懈怠。

反观后来的吏掾,与汉朝正好相反。实行科举取士后,当官的通道主要是科举考试,而从事吏掾则几乎没有上升为官的空间。一辈子从事看不到升迁希望的工作,他们当然不会竭力尽心。这些职位往往被恶人长期盘踞,形成地方吏治的恶性循环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这些胥吏的选拔和任用,不取决于州县官,因此胥吏们也不会把外来的州县官员当成自己的效忠对象,真心实意为官长服务。

所以,胥吏到了明清时期简直让人们唾弃,称之为奸吏猾吏、衙蠹。而且由于其长期盘踞衙门,形成清朝“与吏胥共天下”的局面,根本原因是用人制度造成的。

(梁发芾)


【人间草木】

25-2t.jpg

名称:牛膝

分布:天水、陇南

简介:牛膝,多年生草本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0月。根入药,生用活血通经,治产后腹痛、月经不调、闭经、鼻衄、虚火牙痛、脚气水肿;熟用,补肝肾、强腰膝,治腰膝酸痛、肝肾亏虚、跌打瘀痛。也可用于治疗牲畜牛软脚症、跌伤断骨等。

(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、陈学林提供)

Copyright © 2006-202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.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(和平校区)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(段家滩校区) 兰州市城关区甸子街45号(东岗校区)   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