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每日箴言】
盖治术有经有权,惟有才者能以权得正,否则守经,犹恐不逮耳。
——清•汪祖辉 《学治臆说》
【深意浅说】
治理者必须有才,这属于老生常谈,了无新意,但王祖辉认为,治理之术,有经有权,只有有才干的人才能通过变通实现正确的目标。这其中倒是有一些新意。
有人认为经与权的关系是原则和实现它的方法之间的关系,其实不然。原则与方法之间的关系,在古代叫做经与术的关系。术就是实现目标的各种策略和办法。而经与权的关系,是原则与变通之间的关系。
“经与权”(也作“常与权”)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对重要范畴。“经”是不变的原则,而“权”则是权宜之计,即变通性。一个好的治理者当然应该做到有经有权,既坚持原则,又有一定的灵活性、变通性,不刻板地坚持原则,在必要的时候做些变通。按照汪祖辉的说法,只有有才干的官员才能做到这点,如果做不到权变,做不到灵活,就连原则也守不住。
如何理解经与权的关系?孟子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。孟子说:“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;嫂溺援之以手,权也。”男女授受不亲,是古代极为重要的礼法原则。但是,如果你的嫂子掉到水里面快要淹死了,你仍然坚持这个原则,那么就只有眼看着嫂子被淹死而见死不救。所以,孟子说,如果发生这种情况,你施以援手,就是对原则的灵活变通,是特殊情况下的权宜之计,不能认为是违反礼法。
《庄子•盗跖》中有这样的故事,有一个叫做尾生的人十分守信,他和女子约在桥下相会,但突然发大水,而女子迟迟没有到来。他为了不失信,就抱着桥下的柱子等待,最后被水淹死了。尾生难道不能做点权变吗?这里,守约重信是原则,尾生坚持了原则,但他缺少权变,最终导致了悲剧。
在实际管理中,经与权也是一对非常重要的矛盾。如果只有原则,没有灵活性,那么,管理中很多工作是无法开展的。成语“墨守陈规”“胶柱鼓瑟”“刻舟求剑”等等,说的都是这类事。这种做法,今天甚至有一个更加贴切的词,叫做教条主义。教条主义下,一切按原则行事,决不承认灵活性和权变的可能性。
而如果过于讲求灵活性,追求变通,就没有原则、底线可言,一切规定、规则、原则,都可被权变化为无形,严重者可能变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。对于手握权力,有自由裁量权的官员来说,不守底线,没有原则,一切都可变通的治理方式,也是巨大的灾难。自由裁量权的大量存在,让权变无所不在。
因此,治理中如何处理经与权的矛盾,如何恰当地在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保持平衡,既不能成为刻板的教条主义者,也不能成为无底线的机会主义者,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。
(梁发芾)
【人间草木】
名称:葛
分布:陇南、天水
简介:葛,藤本,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。花期9-10月,果期11-12月。其茎皮纤维可用于织布和造纸。由葛根制成的葛粉富含黄酮,是可食用的纯天然营养佳品。根、藤茎、叶、花、种子均可入药,其中根药用价值最高,具有解肌退热、生津止渴、透疹、升阳止泻、通经活络、解酒毒的功效。
(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、陈学林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