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玢(bīn),唐朝京兆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,祖籍西域疏勒国,历任坊州长史、鄜州刺史、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。
唐朝国力强盛,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政治、外交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各国使节团获得中国官职, 与随员长期享受鸿胪寺、 礼宾院衣食宿处的接待,异域王公子弟纷纷来到长安,想要定居于此处。
裴玢的五世祖裴纠,本是疏勒国王,武德年间来到唐朝被封为天山郡公,再也没有回去,于是就成了京兆长安人。第一代疏勒人在中原立足后, 生活习俗加速汉化;第二代及以后疏勒人生活在汉族环境中,全然同化,服务唐朝朝廷的人数越来越多 。裴玢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裴玢最初在金吾将军论惟明麾下。唐德宗在奉天时,裴玢因功被封为忠义郡王,和论惟明共同镇守鄜坊,担任牙将。鄜坊节度使王栖曜去世,中军将何朝宗趁夜纵火作乱,裴玢冒着被火烧伤的危险藏匿起来,等到第二天,伺机擒住何朝宗等待朝廷处置。朝廷嘉奖裴玢忠勇有谋,擢升他为坊州长史,兼侍御史,充行军司马。第二年,裴玢迁鄜州刺史、兼御史大夫。
唐宪宗元和三年,裴玢被改授为山南西道节度使。唐朝时,长安奢靡之风屡禁不止。有一种由官方举办的大型宴会叫酺宴,席间玉盘珍馐、酒食备至,艺伎佐欢、酣歌醉舞,往往造成大量食物浪费。这一活动很快从京城蔓延到地方,肉类需求大增,于是出现大规模宰杀牛马驴等牲畜的现象,甚至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。唐代酒类消费也非常惊人,无限制地增加酒类的生产销售,造成百姓粮食不足。为了扭转奢靡风气,一些官员率先垂范,从自身做起。
裴玢在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时,生活十分节俭。他为政严正而有锋芒,不结交权贵,不致力于向朝廷进贡财物以博得恩宠。平时只吃粗茶淡饭,穿朴素的衣服,居住的房子只能遮风挡雨。
唐宪宗时期,公卿大臣常常捐出自己的官俸帮助营建宫室,竭尽全力讨好皇帝。像裴玢这样勤俭的官员,已经是非常少见的了。
后来裴玢因病辞官。7年后逝世,朝廷追赠尚书左仆射,谥号节。
◼ 裴玢作为一名胡族官员,不随波逐流,不曲意逢迎,难能可贵,谥号为节很妥当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