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城,字亢宗,唐朝定州北平(今河北省满城县)人,历任谏议大夫、道州刺史等职。
阳城天资聪颖,十分好学,但是家中贫穷,没书可读,于是他请求在集贤院当差,偷偷地读集贤院里的藏书,夜以继日,足不出户,潜心研学,6年后,没有他不通晓的知识。
后来阳城考中进士,但不愿为官,就和弟弟去山中隐居。远近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。当地人有了争执也不去官府,而是找到阳城让他帮忙裁决。
曾经有一次,阳城家中断粮,派仆人去借米,但仆人迟迟未归。阳城和弟弟前去寻找,才发现仆人用米换了酒,喝醉睡在路边,于是把仆人背回来。仆人醒后十分自责,阳城并不怪罪,反而安慰说:“天气这么寒冷,喝酒暖暖身体有什么错呢?”
山东节度府敬佩阳城的德义,派使者送给他500匹细绢,告诫使者不许再拿回来,阳城坚决推辞,使者把绢留下就走了。阳城没办法,只好把绢收好,但从未开封。正逢他的同乡郑俶亲人去世没钱安葬,阳城就把这些绢送给了他。
当时李泌任宰相,把这件事告诉了唐德宗。德宗于是征召阳城入朝任右谏议大夫。阳城身穿褐衣来到京城,推辞不受,德宗只好命宦官将官服给阳城穿上。
士大夫们很早就听闻并仰慕阳城的风采,等到他担任谏官之后,大家都认为他定会忠于职守,直言进谏。当时,其他谏官事无巨细全部上奏,让皇帝觉得很厌烦。而阳城却整日宴请宾客,日夜畅饮,担任谏官八年,不争是非,不肯多言,人们都觉得他是徒有虚名。韩愈为此写了一篇《诤臣论》讽刺他,阳城也不屑一顾。
其实阳城心如明镜,朝政得失他都一清二楚,只是深知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,采取谨慎的态度,不轻易谏言。直到裴延龄诬陷驱逐陆贽等官员,皇帝听信谗言非常愤怒,朝中大臣无人敢言,这时阳城站了出来,连日守在延英阁上书极力抗辩,为陆贽等伸冤。皇帝大怒,要治阳城的罪,幸亏太子相救才得以幸免。之后皇帝还想任命裴延龄为宰相,阳城直言:“若裴延龄当宰相,我就身穿白麻孝服到朝堂上大哭。”裴延龄最终没有被任做宰相正是阳城的功劳。阳城也因此事受到处分,被贬为国子司业,不久出京任道州刺史。
阳城到了道州,管理百姓就像治家一样,从不在意文书簿册,每月俸禄只留够自己日常所需,剩余的都交给官府。每天他会让人煮二斛米,烹制一大甑鱼,放在路边供人食用。道州出侏儒,自隋至唐,每年上贡,已成定制。阳城到任后,不忍百姓骨肉分离,上奏废止,道州从此废除了供侏儒这一弊政。州人感激不尽,不仅用阳城的名字给子孙命名,而且认为阳城就是福星。
唐顺宗即位,想召阳城回京时,阳城已经去世,享年70岁。朝廷追赠他为左散骑常侍,赏赐他家人20万钱,命官府护送他的灵柩回乡安葬。
◼ 没有为官时,邻里有纠纷,不找官府衙门,而找阳城解决。到地方任职后,他励精图治,推行善政,关注民情,赏罚分明。至于身为谏官不愿进言,则需联系当时的政治环境考量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