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彦博,字大临,隋末唐初太原祁县(今山西省祁县)人。历任幽州大都督长史、中书舍人、中书侍郎、雍州治中、御史大夫、中书令、尚书右仆射等职,是唐初与房玄龄、魏征等名臣共同辅政的宰相之一。
温彦博出身太原温氏,天资聪颖,能言善辩,博览群书。隋朝时,得到秦王杨俊举荐,授为文林郎,宿直内史省,后改任通直谒者。
隋末大乱,将军罗艺自称幽州总管,温彦博被引为司马。唐朝建立后,温彦博随罗艺归降大唐,因预谋有功,授幽州总管府长史,不久被征召入朝,历任中书舍人、中书侍郎、御史大夫,封西河郡公。
有一年,高句丽的使者前来进贡。那时,唐高祖李渊想要放弃对高句丽的统治。温彦博立即进言:“高句丽在周朝是箕子的封国,在汉朝是玄菟郡,魏晋以前便是中国疆域,决不能放弃。如果放弃对高句丽的统治,今后四夷诸国如何臣服大唐威仪。”唐高祖这才作罢,采纳了温彦博的意见。公元624年,封高句丽国王为上柱国、辽东郡王、高丽王,承认了高句丽的藩属国地位。
公元625年,突厥颉利可汗继位,进犯大唐。唐高祖紧急布兵,任命中书侍郎温彦博为行军长史,随军前往。当时十五万突厥大军进攻太谷,唐军大败,全军覆没,温彦博不幸被俘。颉利可汗知道温彦博是皇帝近臣,逼问他唐朝兵粮虚实,温彦博坚贞不屈,拒不回答。颉利可汗大怒,将他流放到阴山苦寒之地。但这没能改变温彦博的心志。公元626年,突厥颉利可汗与唐太宗在渭水便桥上杀白马订立盟约(即有名的“渭水之盟”)。一年后,温彦博得以回朝。
回朝后,温彦博立即被授雍州治中,不久升任检校吏部侍郎。他兢兢业业,恪守职责,被提拔为中书侍郎、兼太子右庶子。公元628年,迁御史大夫,代理中书侍郎事务。公元630年,被任命为负责草拟皇帝诏诰及有关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中书令,成为与王珪、房玄龄、李靖、戴胄、魏征等名臣共同辅政的宰相。
同年,唐朝平定突厥。唐太宗召集群臣讨论安置突厥人的方案和安定边防的办法。多数朝臣认为突厥并非诚心归附,建议将突厥人迁往黄河以南,散居在各州县,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,改变其风俗,逐渐将其同化。温彦博却提出不同意见,他主张将突厥人安置在河套地区,并保留他们原有的部落形式和民族习俗。这样做,既体现了朝廷的信任,又为中原地区的安全增加了一道屏障。唐太宗最后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,将十万户突厥族迁入中原,其中三万户定居长安,任命突厥本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,统帅原来部众。这些措施对当时以突厥为首的少数民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和影响。
温彦博性情周密谨慎,掌管国家机要事务后,便不再私下与宾客往来,避免形成小圈子。每次进见,都会和皇帝陈述分析政事。
公元637年,温彦博因积劳成疾去世,终年64岁。去世后,家里贫困,没有正厅停灵,只能将灵柩放在别室。唐太宗知道后,下令为他家建造正堂,赠谥号恭。
◼ 温彦博一生清正廉洁,德才兼备,气节如山。位高权重却能甘于清贫,不拉帮结派,堪称朝臣楷模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