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彦谦,字孝冲,祖籍清河郡东武城县(今河北省故城县)人,后迁齐地(今山东省济南市一带),东魏至隋朝官员,历任监察御史、秦州总管录事参军、司隶刺史、扶余道监军等职。
说起房彦谦,可能知道的人不多,但要说起房玄龄,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初唐名相。房彦谦便是房玄龄的父亲。
房彦谦一生先后经历了东魏、北齐、北周和隋朝四个王朝。他出身名家士族,自幼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,十分好学上进,7岁时就能诵读万言书。后来房彦谦师从博士严琳,他手不释卷,很快便通晓“五经”之学,颇有口才和文采。
房彦谦18岁时,北齐齐州刺史高孝珩征辟他为主薄。当时朝廷纲纪松弛,州郡各官员大多独断专行,不遵礼法。房彦谦上任后清廉简约,严守法度,全州上下风气一振。
隋朝开皇七年,经刺史韦艺坚多次举荐,房彦谦再次入朝为官。吏部尚书一见到他,就十分欣赏,破格授予他奉承郎,不久调任监察御史,后迁秦州总管录事参军。
有一次各州总管、刺史来京,左仆射高颎打算借此机会考核全国官吏的政绩。房彦谦认为仅询问各州长官,不足以了解所有官吏的真实情况,于是直言道:“考核官吏主要是为了选拔人才,罢黜庸劣。自古以来,官员任免都遵循法度,但现在各州考核官员,没有统一的标准,全凭主官好恶决定,因此清廉正派、刚正耿直的人未必能得到重用,阿谀奉承、投机钻营的人往往能够升职。且天下之大,想要逐一考核官员,难度很大。”房彦谦接着提出建议,希望高颎派出公正的官员,深入一线考察,分明是非曲直,为朝廷选拔出栋梁之材。高颎听后大为赞赏。
秦州任职期满后,房彦谦调任长葛县令。在全国官员考核中,他因清正廉洁,被评为“天下第一”,并因此而晋升为郡司马。史书记载,当房彦谦离职高升之时,地方百姓拦路挽留,并为他立碑颂德。
房彦谦虽有祖传产业,又常年为官,但他所得俸禄大多用来接济亲朋好友,家里没有多余钱财,衣食住行都特别朴素节俭。虽然生活贫困,他却怡然自得。他曾悠然微笑,对儿子房玄龄说:“别人因当官而富贵,我却因做官而贫穷,看样子,留给子孙后代的只有清白二字了。”这样的德行家风,培养出房玄龄这样一代名相、大唐重臣,也是顺理成章。
◼ 当官就不要发财,发财就不要当官。房彦谦虽没给儿子留下巨额家产,但他留下的清白做人、清白持家、清白从政等精神财富,何尝不是最丰厚的遗产呢!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