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仪,本姓仆骨,天竺(今印度)人,胡族,隋朝大臣,历任侍御史、尚书右司郎、京兆郡丞等职。
骨仪,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,史书上的记载也寥寥无几。有些史料上说,骨仪是京兆长安人,其实他是胡族,先祖来自印度,他只是出生在长安。骨仪真可谓人如其名,最大的特点就是性格刚强正直,有骨气,认定的事就决不动摇。
公元581年,骨仪担任侍御史,兢兢业业、尽责尽职,执法公正严明,坚决不为权势和利益屈服。骨仪有“一根筋”的韧劲和精神,他认为对的事,绝对会干,并且干得彻底,从不怕得罪人,也从来不计后果。
隋炀帝即位后,骨仪升迁为尚书右司郎。当时隋朝的朝政逐渐昏庸浊乱,贪污纳贿之风大行其道。凡是出任机要官职的,无论家庭出身如何,都大肆收敛聚集财富,天下士大夫几乎全都卷入贪贿大潮之中。
在这种环境下,骨仪坚守道义和独立的人格,决不同流合污,因此得到隋炀帝的青睐,嘉许他的守贫清正,越级提拔他担任京兆郡丞。刑部尚书兼京兆内史卫文升行事狡诈,但他忌惮骨仪,虽内心愤懑,却不敢伤害骨仪。
隋朝末年的战争中,兵强粮足的李渊不断缩小对长安的包围圈。李世民从西向东,李建成由东向西直逼长安。李渊则率军一路西进,抵达长安城下,在春明门外扎营,三路大军将长安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当时,留守长安的是代王杨侑。刑部尚书兼京兆内史卫文升、左翊卫将军阴世师和京兆郡丞骨仪从旁辅助。李渊兵临城下时,卫文升害怕被殃及,称病在家。只有阴世师和骨仪率军坚守抵抗。对于隋朝来说,骨仪是忠臣;对于唐朝来说,骨仪就是不识时务的人。然而,此时的隋朝大势已去,骨仪独木难支,最终城破被杀。
纵观骨仪的一生,他身上起码有三种优秀品格,让人肃然起敬:一是励志守常,介然独立;二是不畏权势,秉公执法;三是忠于朝廷,以身殉国。
◼ 骨仪为官清廉,不收贿赂,不畏权贵,公正方直,闻名于世。在当时贪贿成风的社会环境中,他能够克己奉公,做到出污泥而不染,居于群而不俗,真是难能可贵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