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瑾,字附璘,南北朝时期北海平寿(今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)人,西魏、北周大臣,先后担任尚书右丞、吏部郎中、户部尚书、骠骑大将军、吏部中大夫等职。
唐瑾就像他的名字一样,温和恭谨,宽仁大度。他博览经史,爱好文学。唐瑾17岁时,周文帝宇文泰听说了他的名声,就给他的父亲唐永写了一封信:“听说您有两个儿子,唐陵雄健奔放有武略,唐瑾雍容文雅有才学。可以让他俩入朝,我想委任他们文武官职。”于是,唐瑾被征召任命为尚书员外郎、相府记室参军事。
沙苑之战、河桥之战,是东魏、西魏之间两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战。唐瑾跟随宇文泰破沙苑,战河桥,立下战功,受爵姑臧县子。因出色的能力和优良的品质,唐瑾一路升迁,累官至尚书右丞、吏部郎中。当时北魏王室流离迁徒,各种政务措施的草创,国家典章制度的制定,唐瑾都参与其中,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后来唐瑾担任吏部尚书,大力选拔人才,富有识人之明。燕公于谨,德高望重,也非常爱才。于谨看重唐瑾的学识和品性,上奏文帝说,希望和唐瑾结为兄弟,与他同姓,让自己的子孙跟着他学习。文帝十分惊叹,便赐唐瑾姓于。当时在朝的六位尚书都是当世俊杰,被人们称为“一时之秀”。文帝也称他们为“六俊”,其中唐瑾格外受器重。
燕公于谨南伐江陵时,让唐瑾担任元帅府长史,军中谋略大多出自唐瑾。江陵平定后,当地衣冠士族全都沦为奴仆。唐瑾发现其中有许多才能出众的人,就提议免除他们奴仆的身份,为己所用。很多江陵士族因此得到赦免,都十分感激唐瑾。
等到大军还朝,各位将领掳获大量财富,只有唐瑾分文未取,只带着两车书回去了。有人向文帝告密,说唐瑾带回了大量奇珍异宝。文帝最初并不相信,但还是想弄清事情的真假,于是秘密派遣使者检查。使者只看到了书籍而已。文帝感叹:“唐瑾为官二十多年,我知道他从不谋私利。派人前去查看,是为了让不明白真相的人不要误会他,污蔑他的清白。凡是为官者,都应该向唐瑾这样啊!”
因为平定江陵有功,唐瑾被晋封为公爵。他累官至司宗中大夫兼内史,不久在任上去世。
唐瑾端庄持重,即使退朝休假,也会衣冠整齐地面对妻儿。遇到迅雷烈风,即使是夜间寝卧之时,唐瑾也必定会起来,戴好冠带,手执笏板,端坐堂中,以防紧急情况发生。唐瑾乐善好施,家无余财,所得俸禄与赏赐,经常散发给亲友。特别贫困的,唐瑾还将自家的良田分割给他们。朝野上下对唐瑾心服口服,高度称赞。
◼ 为政廉洁而方正,有识才的慧眼、爱才的诚意、用才的胆识,唐瑾是北周优秀大臣的代表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