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聿修,字叔德,南北朝时期陈郡阳夏(今河南省太康县)人,出任五个朝代,历任尚书度支郎、太子庶子、信州刺史、吏部尚书、司徒左长史、秘书监等职。
“一辈子认认真真做人,修成一身正气;五十年兢兢业业理政,换得五代清郎。”有人这么总结袁聿修,很确切,也很有眼光。
袁聿修在18岁时,就担任本州中正,兼任尚书度支郎。度支郎也称度支郎中,是尚书省度支曹长官,负责贡税租赋的统记、调拨、支出等。北齐天保初年,袁聿修担任太子庶子。作为太子的亲近侍从官,袁聿修经常建言献策,规劝直谏,尽心尽力,得到高度认可。
北齐天统年间,朝廷下诏让袁聿修与赵郡王高睿等人议定三礼。后袁聿修出任信州刺史,为政清静,靠政德感化百姓,教化大行。上到长史,下到鳏寡孤幼无依无靠的人,都十分认可他。武平初年,御史全部被派往各州巡视,检举揭发官员的不法行为。朝廷知道袁聿修为官清廉,治理有方,于是唯独没有来信州。
等到到他任职期满即将还京的时候,全州百姓都赶来送别,一时间路上人潮涌动。有人带着美酒与肉干,想要送他一程。当时正值盛夏,袁聿修担心百姓过于劳累,便停车下马,也倒一杯酒喝了,表示领受了他们的好意,之后让百姓回家,不必远送。不久袁聿修又任都官尚书。
当时的北朝,社会动荡,官场上盛行送礼行贿之风。然而袁聿修做尚书十年,没有接受过别人一升酒的馈赠。
另一位尚书邢邵,和袁聿修关系很好,对他的品格非常敬仰,赞誉他为“清郎”。有一次,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到各省巡视,并奉命考察地方官吏。那时邢邵在兖州担任刺史,他途经兖州时,两人相见,甚是高兴。等袁聿修离开时,邢邵派人给他送去白绸作纪念。袁聿修让来人将白绸带回,并给邢邵写了一封信,信中道:“此次经过兖州,与平日出行不同,我有公务在身,瓜田李下,必须避嫌。你我虽是君子之交,但人言可畏,应像防御水患一样,礼物我不能收。愿你体会此心,不要责怪。”邢邵看了很感动,马上回了一封信:“先前的赠送,的确是我思虑不周,过于轻率。你昔日为‘清郎’,今日应该称作‘清卿’了。”
袁聿修在朝为官事事谨慎,做到了司徒左长史、秘书监。后来北齐亡国,袁聿修身入周朝,受封仪同大将军。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年,袁聿修被加封上仪同三司,后来累迁至都官尚书。开皇二年,出任熊州刺史,不久在任上去世。
袁聿修为官50多年,历经北魏、东魏、北齐、北周、隋五个朝代,屡屡官居要职,始终兢兢业业,以清廉为本,连一份薄礼也没有收过,被人们称为“五代清郎”。
◼ 昔日为“清郎”,今日作“清卿”。御史不到信州,袁聿修如此高风亮节,自律慎独,非常难得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