褚玠,字温理,南朝时期颍川郡阳翟县(今河南省禹州市)人,南陈时曾任山阴令,官至御史中丞。
褚玠是南齐吏部尚书褚炫的曾孙。9岁时父亲去世,由叔父抚养成人。褚玠从小就非常懂事,被人们称赞有才华有能力。褚玠长大成人后,仪表堂堂,风度翩翩,善于应对,博学能文。
南陈宣帝年间,山阴县治安出了名的不好,官匪勾结,百姓苦不堪言。前后几任县令都被拉下了水,因贪赃枉法被免官。有人戏言:“山阴是个大染缸,谁来了都一样。”
宣帝很伤脑筋,不知道该派谁去治理。这时,中书舍人蔡景历向宣帝推荐了褚玠。宣帝早就听说褚玠清廉俭朴、颇有才干,便当即任命他为山阴县令。
褚玠到任后,清廉勤政,除暴祛残。他经过深入调查走访得知,山阴县民张次的、王休达等人与几个奸吏相互勾结,把丁口多的大户设法隐匿起来,以逃避交纳国家赋税,也就是现在所说的“偷税漏税”。褚玠获得线索后,迅速查实证据,立即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,并连夜将情况上报朝廷,得到宣帝大力支持,并派出使臣协助彻查。最终,共查出800余户“偷税漏税”者,为朝廷增加了一笔相当可观的税银。
山阴县人陈显文抢占一方,家中富有,攀附巴结皇帝宠臣曹义达,在县里仗势横行霸道,欺压百姓,为所欲为。褚玠不畏权势,将陈显文缉拿归案,依规痛打一百皮鞭。围观的官吏与百姓都吓得两腿发抖,再也没人敢触犯法令。
陈显文的儿子咽不下这口气,便大肆贿赂曹义达,要求为父亲报仇。曹义达联合几名同僚,诬告构陷褚玠,不明真相的宣帝因此罢免了褚玠。
褚玠在山阴县任职一年多,因廉洁自律,不多拿额外的一分钱,还常常接济贫困百姓,因此被免职后,竟然连回京的盘缠都没有,只得留在山阴县境内,以种菜维持生计。
有人讥讽褚玠没有县令之才,褚玠从容应答:“无论是上缴租税还是政绩考核,山阴县都不比其他地方差,我还铲除了为祸地方的恶势力,奸吏从此不敢作恶。如果说我当官,自己不能发财致富,那么确实如你所讲,但要说我理政能力不够,我不服气。”皇太子得知情况后,非常敬服,便亲下手书赐给他二百斛米,褚玠才得以返京。
褚玠为人刚毅,胆识过人,素有正直如绳的名声。他不仅能文,而且能武,善于骑射。褚玠曾跟随司空侯安都在徐州外出打猎,遇到猛兽。褚玠立即张弓射箭,一连两发都从野兽口中射入,直入腹中,野兽暴亡。
公元580年,褚玠迁任御史中丞,有执法公正的赞誉。南梁末期,国家动乱,朝廷典章制度废弛,执法的官员因循守旧,不加改动。那时褚玠正要大加改革,制订条例,可只列出纲要,还未编撰完成,他便去世了。褚玠去世后,太子亲自为他制作神铭,以表哀思。
◼ 褚玠为官一任,始终耿介刚直,顺逆坚守,因此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传颂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