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纪委办公监察处
学校首页|首 页|组织机构|工作动态|廉政要闻|政策法规|规章制度|廉政文化|警示教育|理论视野|廉政课堂|资料下载|信访举报
请输入要搜索信息的内容!

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
邮编:730101
电话:0931-5252132 5252133
Email:jwjczybgs@lzufe.edu.cn

资料下载
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...
政府工作报告
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...
中共中央纪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...
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...
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...
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...

 

 
廉政文化
"人物典型"焦裕禄是怎么被发现的
2014-11-23 00:45 纪委办公室监察处  (来源:文史博览)

   1964年5月14日,中共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逝世,年仅42岁。一个多月后,仍处于悲痛之中的兰考县委通讯干事刘俊生,找到《河南日报》“党的生活”专栏编辑郭兆麟,提出要写一篇《兰考人民满怀信心迎丰收》的稿子。这是焦裕禄生前给他出的最后一篇报道题目,他要完成焦裕禄的嘱托,将兰考人民除“三害”(指内涝、风沙、盐碱)的经历进行一次全面总结。可是,郭兆麟却说:“七一快到了,写个党的好干部吧! ”
  写个党的好干部,写谁呢?回到县城,刘俊生找到县委办公室分管通讯报道的副主任卓兴隆。卓说:“写啥?咱焦书记不就是打灯笼也难找到的好干部吗?”卓兴隆脱口而出的一句话,说得刘俊生热血沸腾。此前,他就有过多次写焦裕禄的念头,但每次都被焦裕禄阻止了。
  刘俊生文如泉涌,很快就写成《一个党的好干部》,送至《河南日报》。谁知,过了整个7月份,稿子也没有发表。
  如果不是发生了另一件事,对焦裕禄的宣传也许就此中止。
  这期间,兰考县委副书记张钦礼负责的除“三害”办公室,给河南省委写了个工作报告,报告上有一段话:“焦裕禄活着的时候,除‘三害’很有成绩;临终还念念不忘根治‘三害’,死后要求组织上把他送回兰考,埋在沙滩上,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。”省委副书记赵文甫读到这段文字流泪了。他在“四清”工作动员大会上,号召全省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焦裕禄。会后,有关方面编印的《四清简报》登载了赵文甫的讲话。
  赵副书记的此番感慨,触动了新华社河南分社副社长张应先,他带领两位记者深入兰考调查,跑了20多天。最后写出了两种稿件:一种对外,考虑到当时处于灾荒年代的特殊背景,为顾及国际影响,只写了个千把字的“电讯”稿;一个是地方稿,比较真实详细地写了焦裕禄带领群众战胜灾害的主要事迹,全文3000余字。
  1964年11月21日,《人民日报》采用了千把字的“新华社郑州讯”,标题是《前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忠心耿耿为人民,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党员向他学习》。《河南日报》使用的则是地方稿,置于头版头条,还制作了十分醒目的通栏标题。之后,又连续五次刊登宣传焦裕禄的文章。
  这时已到了1965年初,党的工作重心已转到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来,运动的重点是“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”。
  1965年4月17日,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到了兰考,同行的还有周原、冯健等4位记者。本来,新华社报道的计划是了解农民在三年困难时期是如何摆脱贫困的(此前穆青曾派记者周原到当地采访),但当得知焦裕禄的事迹之后,穆青断然决定:“原来的计划不搞了,就写兰考,就写焦裕禄!”
  1966年初,经过穆青等人的艰辛劳作,宣传焦裕禄的工作已大体就绪。把文稿送到兰考做最后的核实后,1966年2月6日,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可多得的长篇通讯《县委书记的榜样——焦裕禄》,由新华社电传到全国。(吕传彬) 

关闭窗口
 
 
 

Copyright © 2006-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.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(和平校区)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(段家滩校区)   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