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纪委办公监察处
学校首页|首 页|组织机构|工作动态|廉政要闻|政策法规|规章制度|廉政文化|警示教育|理论视野|廉政课堂|资料下载|信访举报
请输入要搜索信息的内容!

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
邮编:730101
电话:0931-5252132 5252133
Email:jwjczybgs@lzufe.edu.cn

资料下载
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...
政府工作报告
李希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...
中共中央纪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...
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...
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...
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...

 

 
廉政文化
读《菜根谭》 品官德经
2014-11-23 00:18 纪委办公室监察处  (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)

   明朝万历时人洪应明所撰《菜根谭》,是一部名播海内外的语录体劝世杰作。作者“幼慕纷华,晚栖禅寂”,人生的起落、内心的震荡以及学术的慧根,使其成为晚明社会真正的思想者。他吸纳儒释道之精华,抒发心灵深处的感悟,就如何锻炼德性,如何为人、如何处世,以字字珠玑的生花妙笔写成警醒世人的《菜根谭》。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日本现代企业家将《菜根谭》奉为企业管理的经典教科书;笔者则认为,《菜根谭》是一部四百多年前的廉政启示录,至今对从政者陶冶情操、提升修养,淡泊名利、廉洁自律仍有深刻的提醒与启迪作用。

   一、淡泊明志,修德正心
  翻开历史上一些清官廉吏的传记就会发现,大凡清官廉吏皆以淡泊明志。没有清新淡泊的志趣,而贪财好利,以荣华富贵为志向,就很难做到清廉不贪,古往今来大抵如是。《菜根谭》即言:“盖志以澹泊明,而节以肥甘丧也。”明确指出,一个人只有清心寡欲才能使志向明晰呈现,而讲究吃喝,追求物质享受,往往会导致节操的沦丧。又说:“神酣布被窝中,得天地冲和之气;味足藜羹饭后,识人生淡泊之真。”盖着粗布被睡得很香,吃着粗劣饭菜有滋有味,更能充分体验到人生淡泊的真趣,主张返璞归真。《菜根谭》还强调人们应该“宁谢纷华,而甘澹泊,遗个清名在乾坤”。即拒绝奢侈豪华的生活,甘心淡泊名利,而在世间留下清名。如果一个从政者能够做到淡泊名利,志趣健康,崇尚简朴,谢绝奢华,那么也就近乎于廉了。
  《论语·为政》说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拱之。”实施德政,是我国古代贤哲一贯的政治主张。这就要求官员要做到身修行正,以德治国。洪应明也秉承着这样的要旨,在《菜根谭》中着力劝诫人们要谨守道德,修德正心。“德者事业之基,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”,正所谓成小事凭智,成大事靠德。而且修德不能有杂念,如果修德的目的在于成就功名,一定不会有真正的造诣。进德修道,就要像木石一样无情无欲,容不得半点杂念,不受外物的迷惑,而保持“寸心洁白”。进而摆正了德与才的关系:“德者才之主,才者德之奴。”这种主张很有见地。在中国关于德才的关系古来多有论者,笔者认为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论述得最为精到:“夫聪察强毅之谓才,正直中和之谓德。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。”“德胜才谓之君子,才胜德谓之小人……自古昔以来,国之乱臣,家之败子,才有馀而德不足,以至于颠覆者多矣,岂特智伯哉!故为国为家者,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,又何失人之足患哉!”(《资治通鉴·卷一·周纪一》)申明了国家选拔官员,如果能够认清德才各自的分量与主次,就不会因为用人不当而造成祸患了。这与我们今天选任领导干部的“德才兼备,以德为先”的标准以及考核领导干部德、能、勤、绩、廉标准,把“德”放在首位是相一致的。一个人如果能恪守道德,为官也就能做到廉洁自律了。
  二、节制欲望,防患未然
  观览古今贪官污吏,莫不是贪从欲起。正是金钱之欲、色情之欲、权力之欲将其送入囹圄,甚至送上断头台的。也正因如此,宋朝大儒朱熹才感慨道:“世路无如贪欲险,几人到此误平生!”《菜根谭》即言:“色欲火炽”,就是说色欲像烈火一样炽热难耐,控制不好就会出问题。又说“嗜欲如猛火,权势似烈焰”,如果不加以冷静控制,那猛烈的欲火与权势的烈焰,即使不烧毁别人,也会烧毁自己。进而指出:“天理路上甚宽,稍游心,胸中便觉广大宏朗;人欲路上甚窄,才寄迹,眼前俱是荆棘泥涂。”就是说天理之路很宽广,越走越宽;人欲之路很狭窄,即使刚刚步入,呈现的便是满眼荆棘与泥泞,也就预示着人生的失败。同时强调:“欲路上事,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,一染指便深入万仞。”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,满足欲望方面的事,不要因为感到快意而且容易得到就参与其中,一旦参与就坠入了万丈深渊,而后果不堪设想。因此又告诫人们:“念头起处,才觉向欲路上去,便挽从理路上来。一起便觉,一觉便转,此是转祸为福、起死回生的关头,切莫轻易放过。”人皆有七情六欲、难免有私心杂念、贪念淫欲,关键是在这些邪恶之欲产生时如何控制,能够及时控制住,才是悬崖勒马,才能转祸为福,起死回生,这是绝对要把握好而不可放过的机会!因而倡导人们要做到“心无物欲”,如此精神世界才能海阔天空,一览无余。进而提出保全人的自然本性,保持欲望淡泊才是人生第一境界。有这样的境界自然不往欲路上走、贪路上行。
  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恶行败露也是渐积而成,非一朝一夕之故。《菜根谭》对此做了生动的阐述:“为善不见其益,如草里冬瓜,自应暗长;为恶不见其损,如庭前春雪,当必潜消。”又说:“肝受病则目不能视,肾受病则耳不能听。受病于人所不见,必发于人所共见。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,必先无得罪于冥冥。”这两则语录均以形象的比喻,阐明了要做到慎独,不要以为自己做了坏事别人不知就可以蒙混过关,心存侥幸。要想罪行不被揭露,惟一的办法就是私底下别做坏事,而做到真正的无罪。劝诫人们要积善除恶,表里如一,内外一致;否则坏事做多了,必然东窗事发。因此,《菜根谭》主张防患于未然,强调“悔既往之失,不如防将来之非”,是很有道理的。
  三、为官以廉,贪赃致祸
  《菜根谭》说:“居官有二语:‘唯公则生明,唯廉则生威。’”洪应明这条语录出自明朝廉官户部尚书年富所撰《官箴》:“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;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。公则民不敢慢,廉则吏不敢欺。公生明,廉生威。”这段文字最早是由泰安知州顾景祥于明朝弘治十四年(公元1501年)刻立于泰安府衙的,尔后遂成明清以来一些官吏引以自戒的座右铭。洪氏将这字字警策、句句药石的《官箴》引入著作,足见其鲜明的廉政主张,提倡为官以公、为官以廉。
  《菜根谭》还告诫人们:“人只一念贪私,便销刚为柔、塞智为昏、变恩为惨、染洁为污,坏了一生人品。故古人以不贪为宝,所以度越一世。”这段话有两层含义:一方面,向世人说明贪念致害之深,一个人只要心中产生贪婪偏私的念头,刚直的性格即会变得懦弱,智慧被蒙蔽而变得昏庸,仁慈之心就会变得狠毒,纯洁的人格就会变得污浊,结果是毁坏了一生的人品;另一方面,引用春秋宋国子罕拒收宝玉的故事,阐明古代廉官以其秉承“不贪为宝”的高贵品质,而能超越物欲平安度过仕宦生涯,以此正面典型来为官员树立廉洁的榜样。
  《菜根谭》还说:“声华之习胜,不是个好士子;名位之念重,不是个好臣子。”指出了为官不应贪恋名位,名位之念太重,就不是一个好官员。又说:“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,封公怨不得侯,权豪自甘乞丐;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,布袍暖于狐貉,编民不让王公。”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贪官污吏的鄙视,与对平民百姓的赞誉。贪婪之人迷恋于金钱,得到了黄金还怨恨没得到美玉;迷恋于官位,已封了公还怨恨没有得到侯爵,还在不停地讨要,这种豪门权贵岂不是自甘沦为乞丐了吗?而平民百姓布衣蔬食,却感到香甜温暖,十分满足,而不亚于王公的快乐。进而指出了“富者多忧,贵者多险”的道理:“多藏者厚亡,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;高步者疾颠,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。”这是对老子“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”的进一步阐释,是对贪得无厌者的警告。
  四、无私尽职,保持晚节
  洪应明主张为官不能贪慕虚名,而要实心为民。《菜根谭》说:“真廉无廉名,立名者正所以为贪”,即言为官不仅贪图物质利益为贪,而且有意为自己树立廉洁的名声也是贪。官员就应做到不贪名利、不慕浮华,尽职尽责,实心为民。“居官不为子民,如衣冠盗。”就是说如果当官不为老百姓谋利益,而只想一己之私,就成了衣冠楚楚的强盗。《菜根谭》反对官员“市私恩”。提出“市私恩,不如扶公议”。用个人的恩惠去买好,不如扶持引导公众的舆论。进而指出:“毋私小惠而伤大体,毋借公论以快私情。”即言不要因一己私利而有损大局,不能借助大家的舆论而使自己称心快意。可见洪氏对以权谋私、权力寻租嗤之以鼻。
  孔子说的“君子有三戒”中的第三戒为:“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因素,人有老而贪得的倾向,所以从古到今晚节不保的大有人在。当今也有许多官员由少壮时的奋发有为,退化为晚年的贪婪堕落,所谓“59岁现象”即是如此。如世人果能够接受《菜根谭》的提醒,便不会犯这类错误,会避免多少人间悲剧!《菜根谭》说:“功成行满之士,要观其末路”,“看人只看后半截”。又说:“功名富贵逐世转移,而气节千载一日。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。”这就直截了当说明了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其晚节,盖棺才能论定。并且深刻说明了功名富贵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转移,而气节却是千年如一日永恒不变,作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确不应以牺牲气节为代价,来换取功名富贵。
  总之,《菜根谭》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,是我们修身、为人、处事的一部宝训。如果我们能够精通其中义理,身体力行,则“可以补过,可以进德,且近于律,亦近于道矣”。(乾隆三十三年三山病夫通理《重刻〈菜根谭〉序》)特别是书中所渗透的廉政思想,足以为今天为政者鉴,足以使我们心田得到滋养,在心灵深处播下廉洁的种子,绽放出为民、务实、清廉之花!(战继发)

关闭窗口
 
 
 

Copyright © 2006-2015 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.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兰州市薇乐大道4号(和平校区) 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(段家滩校区)   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162号